返回 掌洞天福地,建人间仙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4章 图腾文化[2/2页]

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s.net/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没有了,部长多谢传授功法,我们走了!”

    “好,再见!”

    “部长再见!哥哥姐姐再见!”

    “再见~”

    送走这些人后,夏先衍又开始从《人文经》中找关于图腾文化的内容,华夏的图腾文化是伴随华夏文明起源与演变诞生的。

    而夏商周这三个朝代是特殊的,都有各自的天命图腾,夏朝的是龙,商朝的是玄鸟,周朝的是凤,所以修行功法的人身上会显化出来图腾的印记。

    图腾是原始时代人们对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的崇拜,被用作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人们对图腾怀有崇敬之情,一般情况下不得伤害。氏族、家族等社会组织以图腾命名,并以图腾作为标志。由图腾观念衍生出的各种文化现象,被统称为图腾文化。

    在远古的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掌控能力有限,对人类自身的繁衍奥秘也懵懂无知,认为氏族的繁衍是某种特定的动植物作用的结果,于是将其视为祖先或保护神加以崇拜,图腾文化由此产生。

    华夏民族的图腾选择与当时的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不同地区的氏族会根据当地常见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来确定图腾,如生活在山林地区的氏族可能以虎、熊等为图腾,靠近水域的氏族可能以鱼、蛙等为图腾。

    关于龙图腾的起源,伏羲氏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他以蛇为图腾,传说其形象为人首蛇身或人首龙身,这被认为是龙图腾形成的基础。司马贞的《补三皇本纪》中记载,伏羲氏

    “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这暗示了伏羲氏在龙图腾形成中所起的主导作用。

    在这一时期,图腾的种类繁多,除了龙之外,还有熊、虎、鸟、蛇等各种动物图腾,以及一些植物图腾和自然现象图腾。

    随着部落的迁徙、融合,不同部落的图腾也相互交流、融合。黄帝在战胜蚩尤统一中原后,兼取了被吞并的其他氏族的标志性图案,如鸟、马、鹿、蛇、牛、鱼等,最后拼合成了

    “龙”

    这一虚拟的综合性神灵。

    龙也与华夏文明的形成进程密切相关。从神农氏到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帝禹等,都与龙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文明国家形成的前夜,即

    “五帝”

    时期,这些推动文明因素积聚的先祖,无一不与龙有着这样那样的纠葛。

    龙图腾在夏朝时期已经形成,并具有了一定的形态和象征意义,在中原省洛京市偃师区二里头村二里头遗址等考古发现中得到了证实。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龙逐渐从原始的图腾崇拜物转变为帝王的象征,帝王们被称为

    “真龙天子”。

    这一时期,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的交流融合日益频繁,龙图腾在文化融合中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同,成为华夏民族的共同象征。

    龙纹跨越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辽元明清各朝代被广泛应用于宫殿、陵墓等建筑物的装饰中,以及服饰、器具等各种生活用品上,成为权力和权威的象征。

    随着历史的发展,龙的形象逐渐丰富和复杂,成为了华夏文化的重要象征。它不仅在华夏本土具有重要地位,也在全球华人社区和文化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龙图腾亦是华夏汉族的民族图腾。龙是华夏民族的象征,汉族作为华夏人口最多的民族,其文化对华夏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龙成为了汉族的标志。

    关于凤图腾的起源,有多种传说。一种说法是凤起源于鸟图腾,远古时期,人们对鸟类的飞翔能力充满敬畏和向往,认为鸟类具有神秘的力量,其中一种神鸟逐渐演变成了凤。还有传说认为凤是由多种动物的特征组合而成,如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等。

    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玉器等文物上,已经出现了一些简单的鸟纹图案,这些可能是凤图腾的早期形态。例如,河姆渡文化中的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两只鸟围绕着太阳,形象生动,具有一定的图腾崇拜意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凤图腾的形象逐渐丰富和完善。在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凤纹变得更加复杂和华丽,线条流畅,造型优美,常与龙纹等其他纹饰组合出现,体现了当时的审美和文化内涵。

第204章 图腾文化[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