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掌洞天福地,建人间仙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7章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1/2页]

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s.net/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

    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早在大禹治水时期,古徐州便成为夏商时期九州之一,其范围大致在淮河以北、泰山以南、黄海以西,涉及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东南部

    。因淮海间气宽舒,禀性安徐,故得名

    “徐”,意为舒也。

    这里也是两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出生于此,一大批文臣武将也从这里走出

    。在两汉时期,徐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展

    。这里遍布着汉代诸侯和王的陵墓,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如汉墓、汉俑和汉画像石等。

    徐州地处黄河文化、齐鲁文化与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的交汇地带

    ,多种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使其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

    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徐州历经无数战争洗礼

    。从原始社会后期至商周的方国间战争,到汉代

    “吴楚七国之乱”,再到明清的军事纷争,徐州出土的大量兵器见证了一部血与火的战争史

    。

    徐州地势险要,四周群山环绕,中部地势相对平坦,形成了天然的军事防御屏障。易守难攻的地理环境使其在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对徐州的控制和经营。

    徐州历经多次水患与战乱但城址始终基本未变,使得众多历史遗址得以保留。

    徐州城因为近代战争损毁的特别严重,古城已经消失于历史之中。所以这里所孕育而生的灵源只能围绕这些博物馆与景区进行扩张。

    夏先衍一行人最先来到的是龟山灵源之地,这座灵源之地的两大灵源分别是龟山汉墓灵源与徐州圣旨博物馆灵源。

    龟山汉墓是西汉楚王刘注夫妻的合葬墓,于

    1981

    年被发现并挖掘。该墓为大型横穴式崖洞墓,有

    15

    间墓室,墓葬结构完整,几乎涵盖了汉代丧葬文化的所有要素,如墓室布局、雕刻、壁画等,是研究汉代建筑、雕刻、绘画以及丧葬习俗的珍贵资料。

    徐州圣旨博物馆坐落在九里山两汉文化旅游区,与西汉楚襄王刘注墓相毗邻,是中国规模最大、最早以圣旨为载体的皇牍文化博物馆

    ,馆内收藏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圣旨、诏书等文物

    ,展示了古代皇家文化的威严和庄重

    。

    徐州历代城墙或因战火遭到破坏或因洪水埋于地下,形成了徐州老城区

    “城叠城”

    的奇观。现存地表残存的明清古城墙即快哉亭公园的东南城角和夹河街附近的护城石堤,见证了徐州城的历史变迁。

    徐州城下城遗址博物馆,由下沉广场、门厅、序厅、水院和遗址考古大厅等功能区构成

    。其中,门厅序厅通过图片、实物和视频等方式介绍徐州城下城遗址的总体情况;遗址大厅采用原址原貌保护的方式,再现了徐州明代至汉代的

    “城下城、街下街、井下井”

    的叠城奇观,见证了徐州古城的沧桑变迁

    。

    戏马台,公元前

    206

    年项羽所建,是徐州现存最早的古迹之一。项羽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于城南里许的南山上构筑崇台,以观戏马、演武和阅兵等,故名戏马台

    。

    历经风雨沧桑和多次修缮,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风格,为后人研究楚汉历史和项羽的生平事迹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狮子山楚王陵是西汉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墓,凿石为室,穿山为藏,规模宏大。虽经盗掘,但仍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如金缕玉衣、兵马俑等,为研究汉代诸侯王的陵寝制度和生活习俗提供了重要线索。

    从徐州汉文化灵源之地出来后,一行人去了此次徐州之行的最后一站,彭祖祠灵源之地。这边有着数座灵源,所以最后选择了这里,以方便晚上在这里修行。

    徐州是彭祖文化的发源地

    。彭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

    “名厨”,烹饪术是彭祖文化的核心之一,其代表美食

    “雉羹”

    流传

    4000

    余年

第197章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