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蜀汉灵源与巫灵源[2/2页]
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s.net/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他目光凝视着广场中央那座高大威武的诸葛亮青铜雕像,下意识的一个神识丢了上去,他发现了雕像之内有造化之气在流转,连同汇聚而来的信仰之力正在悄然地改变着这座雕像。
夏先衍不禁想起了道教与佛教中的信仰之力,是通过信奉道教与佛教信徒得来的信仰之力。信仰之力能够赋予神像以灵性。
而眼前的诸葛亮雕像,似乎也开始有了这种变化,诸葛亮作为人们对智慧和忠诚的崇拜象征,历经两千多年的时间沉淀,无数人的敬仰和信仰汇聚于此,也让他比肩神明。
如今,灵源的出现更是让这一切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使得诸葛亮的塑像拥有了更高层次的存在意义。
离开忠义广场后,夏先衍一行人继续前行,来到了白帝庙。他们并没有逐一参观每一处景点,而是有选择性地挑选了几处主要的地方进行调查。
首先是明良殿,明良殿始建于明代嘉靖11年,即公元1532年。明良殿内的主要塑像是刘备、关羽、张飞以及诸葛亮的四人组塑像。
明良殿左侧是“武侯祠”,始建于唐代,明嘉靖年间重建,分别供奉的是诸葛亮、诸葛瞻、诸葛尚祖孙三代。大门口一幅竖联:“鼎足三分未免吞吴遗恨,祁山六出莫赏灭魏孤忠”,把诸葛亮一生的重大业绩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概括。
在明良殿右侧是文臣厅,供有10尊青铜塑像,为蜀汉10大名臣:邓芝、庞统、张松、糜竺、蒋琬、费?、孙乾、李严、董和、法正。
在正殿左侧的武将厅里,陈列着蜀国十大武将的铜像,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严颜、姜维、王平、向宠。
他们在这里转了一圈后,来到忠义渡口乘坐摆渡船,前往夔门。这里有一座古老的关庙,名为老关庙。这座庙宇历史悠久,历代主要供奉着镇江王爷大禹、武财神关公和道教水神杨泗将军等神只。它的前身是江神庙,可以追溯到上古夔巫时期,是夔州最早的庙宇之一。
老关庙旁边是瞿塘关遗址博物馆,这座博物馆采用了青灰色的仿古建筑风格,依山而建,给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感觉,博物馆的大门由长方条石砌成。
瞿塘关遗址博物馆是社会科学类历史遗址专题博物馆。
经过探查,夏先衍发现这里的灵源以白帝城为中心,直接覆盖了这一片的水域以及周围的群山,长江灵脉经过这里后愈发壮大。
他突然意识到为何一路走来这些江边的灵源之地都成为了长江灵脉的一部分。?三峡大坝建成后,长江水位上涨了近110米左右??,其中很多历史文化遗址遗址被淹没于水下,虽然绝大多数文物已经迁移了出去,但是历史文化遗址还在。
历史文化遗址孕育出的灵源就直接形成在了水下,比如这白帝城水下的历史遗址也参与了孕育灵源,所以白帝城灵源之地,不仅仅是地面的部分,还有水下近百米。
如此大量的水下灵源,或许也是长江水脉形成灵脉的原因之一。黄河就没有像长江这样整个水系化成了灵脉,有的只是一段一段的灵源而已。
就在夏先衍思考的时候,太阳突然奋力突破了云层,那璀璨的光芒瞬间洒落,如同一把把利剑,穿透云层的缝隙,照亮了白帝城·瞿塘峡灵源之地。
一束束耀眼的阳光犹如神来之笔,穿透云层,倾泻而下不仅照亮了水面,更将远处的山脉轮廓勾勒得清晰可见。
云雾在阳光的照耀下彻底散去,露出了峡谷的真容,一束束光与山间的景物交相辉映。那蜿蜒的江水,阳光的照耀下泛着金色温暖的光影,这些光影在江中跳跃、舞动,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种温馨与和谐的气息。
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晰,那么生动,在这一刻,山川江河向世人展示了它的雄浑与壮美。
太阳的光芒不仅照亮了大地,也驱散了寒气,带来了温暖,给白帝城与瞿塘峡带来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气息。山间的鸟鸣变得更加悦耳动听,江水也似乎因这光芒而更加欢快地流淌。
天在水中水在天,人在山中不见山,此时此刻天、地、人在融为了一体。
夏先衍站在山崖边,俯瞰着脚下奔腾的江水,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该启程了!
历忱雨通知了船上的战士后,众人开始往渡口走,当他们到达江峡渡口时,船只恰好抵达。
始经瞿唐峡,遂步巫山巅。
接下来的行程,他们将穿越长江最美丽的一段——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构成了长江最为壮观的一段,它们以其雄伟的山势、秀丽的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夏先衍并没有立刻返回船舱内休息,而是静静地伫立在甲板上,凝望着瞿塘峡那壮丽的景色。
秋风在这里似乎更加急促而有力,它穿梭在峭壁之间,发出阵阵呼啸,如同天籁之音,回荡在峡谷深处。
两岸山峰巍峨,红叶点缀其间,与苍翠的松柏相映成趣,色彩斑斓,美不胜收。江水在峡谷中奔腾不息,水势汹涌,浪花飞溅,激荡起一片白茫茫的水雾,在阳光的照耀下,幻化成七色彩虹,美不胜收。
第140章 蜀汉灵源与巫灵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