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掌洞天福地,建人间仙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7章 天汉经[2/2页]

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s.net/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进入通阳门后,一条大道向北直通龙堂。道路中间是各色菊花摆成的五彩缤纷的花坛。从龙堂高台上向北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碧波荡漾的龙池,它宛如一颗镶嵌在绿地中的明珠,波光粼粼,映照着蓝天白云与周围古朴的建筑,仿佛能倒映出盛唐时期的繁华景象。

    湖畔垂柳依依,轻风拂过,柳丝轻舞,与远处亭台楼阁的飞檐翘角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古典园林景致。

    仿唐建筑如龙堂、沉香亭等,还保留着唐代的建筑遗址,如勤政务本楼和西南角楼。这些遗迹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仿佛让人穿越回“开元天宝”的盛世唐朝。

    如今站在它的遗址上,绿树森森,黄土抱着陈年的石柱沉睡。不知贵妃是否曾在花萼相辉楼翩翩起舞,艳惊四座,内宫的小倌是否急匆匆跑过石路赶着去禀报消息。

    这四四方方的土地上早已没有了昔日的灯火辉煌、歌舞升平,再不见君王威严、妃子倾城,一骑红尘博妃子娇笑、一杯琼浆安盛世金戈。

    遥望沉香亭,玄宗与贵妃漫步花丛间,李白醉酒,挥毫而就《清平调》词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一枝?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登高花萼相辉楼,远眺长安,作为往昔盛世的见证者,它见证了无数宫廷宴会的辉煌与雅颂之乐的悠扬,那些宴会上的欢声笑语、觥筹交错,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却又如同晨雾般,随着日光的照耀而逐渐消散,只留下一片空寂与回响。

    朝来花萼楼中宴,数曲赓歌雅颂间。

    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物与事件,大多已化为尘土,被历史烟云吹得零散凋落,只留下斑驳的痕迹供后人凭吊。

    坐落于唐兴庆宫南薰殿旧址之上的唐三彩艺术博物馆,这是一条通往历史的时空通道,从多个维度展示公园的历史文化价值,近距离触摸盛唐的辉煌与细腻。

    灵源之中不断涌出的灵气渗透整个公园,为重新修建后失去参天古木的兴庆宫公园,重新带来了幽静之感,隔绝了城市的喧嚣与躁动,赋予了灵动与静美的独特气质,使其更显庄重与神秘。此刻,无论人们是静坐湖畔,还是漫步林间,都能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让人忘却尘嚣。

    夏先衍识海之中的华夏守护之灵将文化的记忆存入了造化之气形成的手稿之中。

    他们没有在这里过多耽搁,初阳门离开了公园,然后直奔另一处遗址——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这里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辉煌的盛世记忆。

    大明宫始建于唐贞观八年(634年),初称永安宫,后在贞观九年(635年)正月改名为大明宫。它作为唐王朝200余年间的统治中心,见证了唐朝的兴衰更迭。

    大明宫是唐长安城“三大内”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地处长安城北部的龙首原上,主要有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清思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等宫殿。

    唐天佑元年(904年),大明宫因战乱等原因废毁,沦为废墟。

    公元2008年,在唐帝国消亡之后一千一百零一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工程启动。岁月的年轮已湮没了历史的痕迹,但是,时间抹不掉的是曾经筑就的荣耀。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占地约3.84平方千米,是长安市最大的城市中央公园。公园内基本还原了唐代大明宫的历史原貌,并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融入了旅游元素。

    公园延续唐代大明宫的历史格局,由南向北沿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玄武门—重玄门为中轴线,分为殿前区、宫殿区、宫苑区三大区域。

    从丹凤门入口处,步入公园,厚重的气息袭来,仿佛穿越千年时光,回到了那个万国来朝、繁荣昌盛的大唐盛世。

    这里,宏伟的宫殿基址虽已化为沧桑的夯土台基,但通过科学的复原展示与精心设计的景观布局,以1:15的比例还原了整个盛唐时期的大明宫宫殿群,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繁华的年代。

    高耸入云的宫阙,气势磅礴的殿堂。

    进而仰之,骞龙首而张凤翼。退而瞻之,岌树颠而??云末。仰观玉座,若在霄汉。倚栏下视,南山如在掌中。

    含元殿的殿基高出地平面整整十五米,昔日的辉煌与壮丽依旧可窥一斑。高耸的含元殿遗址,以其宏大的规模、严谨的布局,让人不禁遥想当年皇帝登基大典的庄严与辉煌。

    宫莺报晓瑞烟开,三岛灵禽拂水回,太液池的碧波荡漾,则又让人联想到唐代皇室贵族泛舟游湖的闲适与雅致。

    古朴微缩景观、精致的雕塑小品、错落有致的园林景观与丰富的历史文化展览交相辉映,共同编织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第97章 天汉经[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