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掌洞天福地,建人间仙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章 祾恩殿悟法——人文心经[2/2页]

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s.net/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史学着作:《明实录》《国榷》《元史》等。

    夏先衍静静地凝视着画卷,每一部珍贵典籍都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明朝时期那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这些典籍不仅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华夏人智慧的结晶。

    此刻,夏先衍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和思绪,似乎有无尽的话语想要倾诉,但又无从说起。面对如此伟大的文化遗产,他下定决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纪念这些宝贵的典籍——通过观想这幅画卷,将其映照于自己的识海,永远铭刻在紫府之中。

    首先要将这些典籍的内容填充起来,于是几个人分工协作,将这上面所有书籍统计下来,然后通知了国家图书馆,让人将书籍送过来。

    果然是有用的,这些书籍送过来后,画卷自动读取了其中的内容,将空间内的典籍完善起来。当这些书籍内容填充完毕后,画卷也成型了。

    之后夏先衍就连同画卷一起,将这些典籍观想到了紫府之中,随着一部又一部烙印在紫府之中。守护者的虚影再次出现在识海。

    接下来的时间就由华夏守护者的虚影接管了夏先衍的身体。大量的灵气开始在汇聚在他周围,而他自身的修为却在散失,直至修为跌落至启灵境。

    守护者虚影在识海之中幻化出来的纸笔,创作出了一部新的修行功法——《人文心经》。

    在守护者虚影的引导下,《人文心经》在夏先衍的紫府之中形成了一个新的修行路线,然后他借助《人文心经》修为重新恢复到了通灵境。

    守护者虚影帮助夏先衍完成新功法模拟修行之后,从紫府画卷之中选出来的五部典籍,化作一道流光重新回到了画卷之中。

    紫府恢复到了之前的状态,画卷则是飘荡在了紫府之中。

    《人文心经》,其中蕴含的玄妙修行之法,是在紫府之中构建五行,利用五行承载修行法则。华夏守护者在夏先衍体内模拟的功法运行路线,是利用这一幅画卷为基础,来完成的。

    怎么才能将画卷观想到紫府中呢?要将画卷观想到紫府中,确实需要修行者对明朝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并与画卷产生共鸣,与画卷建立联系。这样才能将其观想到紫府之中。

    这幅画卷观想到紫府后宛若一个小世界,从画世界里面选取出来五本典籍,分别对应五种属性的灵气。例如《本草纲目》可以对应五行灵气中的木属性;《天工开物》可以对应五行灵气中的火属性;《徐霞客游记》可以对应五行灵气中的土属性;《武备志》可以对应五行灵气中的金属性;水载万物,以其生为,《永乐大典》虽然残缺但是可以对应五行灵气中的水属性。

    人文心经就是凑齐五行,作为压胜,进行修行的,而且这些五行之物在紫府之中会被具象化成为实物存在。

    什么是具象化?就是将这部典籍的内容完全刻画在紫府的画卷之中,让它形成一部真正的典籍,可以翻开阅读内容。怎样将典籍的内容映照在紫府的画卷典籍印记之中?那就需要修行者,读懂这些典籍,除了文字表面的意思外,修行者还需要深入领悟典籍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

    《永乐大典》的存在证明了,无论典籍是否残缺,只要是留存于世的典籍,哪怕典籍现存的只有一页内容,将其具象出来,就可以作为五行压胜之物。

    修行《人文心经》,每个大境界,可分为五个小的境界,分别为木、火、土、金、水。紫府之中五行修炼圆满后,就可以开辟识海,修为晋升到通灵境。

    《人文心经》修炼者注重五行之道,与人体的五行交相辉映,相生相成。

    五行学说是华夏传统文化的核心,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物特性条件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五种基本要素的运行(运动)和循环生克变化的结果。五行在人体来讲,代表五脏六腑,各有所属。人为小天地,天地之五行即人身体的五行。

    五行的起源——“天成象,地成形”

    五行的来源之一是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

    从五星的出现,对应地上生物的生长和衰退规律,古人总结了木星、火星、土星、金星和水星的运动规律,这是金、木、水、火和土的五要素文化。

第46章 祾恩殿悟法——人文心经[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